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一季度,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降0.22个百分点。外汇市场运行展现较强韧性,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
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2.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5万亿元;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3.75%,同比降0.22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77亿美元……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保持合理增长 “总的看,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外汇局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适时降息,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降低0.25个百分点,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发放完毕,并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同时,促进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综合施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跨境贸易投资外汇便利化政策供给,稳步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有序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
“截至目前,政策实施已取得较好成效。”朱鹤新表示,从实施效果看,一季度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
上一篇:中国经济具有稳定增长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