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上海人的过年餐桌上,如果没有一道“八宝”菜,那一定是不完美的。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很多上海人眼里,过年餐桌,除了要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讨口彩”也十分关键。
“八宝”菜系便是典型,八宝辣酱、八宝鸭、八宝饭……冷盘热菜,甜咸搭配,总有一款“八宝”既可以满足一家人刁钻的胃口,又寓意团圆美满。
八宝辣酱,非酱也
中国有各式各样的“辣酱”,但有一种酱,叫酱又不是酱,说辣又不算辣,这就是上海的八宝辣酱。地道的本帮八宝辣酱,实际是一种什锦炒菜,从“炒辣酱”改良而来。“炒辣酱”是个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饭摊上供应,色深味浓,很适宜下饭。20世纪40年代,上海厨师们参照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在炒好的辣酱上浇上一个虾仁“帽子”,又对炒辣酱的原料进行调整充实,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故称它为“八宝辣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