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公募基金“出海”至今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日前,6500亿元规模的公募巨头兴证全球基金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请获批复,再次引起业内关注。
伴随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创出新高,行业发展再上一层楼。如何助力推进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如何继续提升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及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尽快跻身国际一流投资机构行列,成为公募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答题”。
境外落“子”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早期阶段,以“引进来”为主。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行业逐渐成熟,公募基金行业尝试“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布局全球市场。2008年1月份,作为首家由内地公募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在海外成立的子公司,南方东英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成为了内地资管机构布局境外市场的“第一步棋”。
此后,头部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步伐,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先后于2008年至2010年在中国香港成立子公司,启动对境外市场的布局与经营。此后直至2020年,国内多数公募基金仍以香港为海外设立子公司首选地。2021年8月份,汇添富资产管理(美国)控股有限公司的设立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汇添富基金成为第一家在美国设立子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
政策面也在不断完善基金公司“出海”相关规则。
2008年,证监会明确了基金公司在境外设立、参股经营机构的条件和程序;2018年,《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出台,为境内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进一步开拓境外业务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明确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依法设立境外子公司,提升服务境外投资者及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2024年,《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发布,进一步强调了助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性。
政策引导下,我国公募基金不仅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更探索出了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公募基金设立了超30家境外子公司。
如今,公募基金“出海”再添新军。6月27日,兴证全球基金设立新加坡子公司的申请获批复。
华夏基金国际投资部、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潘中宁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国际业务长期将中国的优质资产推荐给海外投资者,让海外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长期资本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