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我是来找记忆的,很多细节打造得很有感觉,最大的区别是以前的老茶馆没有这么多年轻人。整体给人一种松弛感,很舒适,留得住人。”家住江西南昌老城区的七旬老人熊荣华听说附近的民德路开了一家老式茶馆,便迫不及待地前来体验。
一条民德路,半部南昌史。作为南昌市第一条城市水泥路,民德路见证了这座城市近百年来的发展变迁,也浓缩了当地民众的市井生活。
20世纪70年代的南昌市政府大院礼堂,经过升级改造变身复古茶馆。门楣上悬挂的深色木匾上写着“民德路茶馆”,店外一侧陈列着一个巨型的老式竹编外壳暖水瓶,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步入茶馆,收银员身后粉笔手写的商品单价十分亲民。喝茶聊天的老街坊,打牌下棋的中年人,打卡拍照的年轻人,跟着大人前来的小朋友,覆盖全龄段的松弛感在此拉满。
上一篇:修建运河,一个极难做出的决策